我遇到受傷野生動物?
許多民眾在遇到鳥類受傷時,常會著急地詢問:「我要為牠吃什麼?要餵牠喝水嗎?」
⁂ 最佳的動物救援第一步: 「觀察」、「保護自己」 動物救援必然重要,保護自己不再過程中受傷或受到可能的病源感染,才是救援工作的長久之計,接下來才考慮如何保護受傷個體。 此外,在出手之前,我們也需要先觀察,練飛的幼雛是否其實周圍有父母看顧著,而並非真的失親,如果動物狀況不對,觀察後也確認無父母在周圍,才以安全為考量之下進行救援。此外,有些野生動物容易在緊迫的環境之下,因生理應對機制失常,而把自己嚇死。 ⁂ 動物救援第二步: 「小心捕捉」、「適當安置」 第一線的救援者,如經觀察後確認動物受難,需要救援,救援者必須找好適當安置的紙箱或籠子後,使用手套或毛巾適當捕捉並移動動物,切勿直接徒手捕捉避免自己受傷。 成功捕捉後,將動物安置於通風、堅固的箱子或鳥籠,設備允許之下亦可蓋上深色布,讓動物處在黑暗的環境之下,避免直接看到外界動靜,可有效地使野生動物的情緒趨於穩定,尤其在禽鳥類,就是至關重要的救援環節。 ⁂ 動物救援第三步: 「連絡後送單位」 如果動物狀況急迫超乎第一線救援者的處理能力所及,則應盡快聯繫以及運送至可處理救援的單位,包括各縣市政府農林、防疫單位,或野生動物救援單位。 運送過程也是重要流程,盡量小心,避免使動物碰撞,導致二度傷害;此外,為做到疾病防範,也應避免動物的排泄物污染運送工具。到了救援單位,諸位第一線的救援鄉民們,通常就是這些受傷鳥類的最佳代言人。如果情況允許,在過程中,適當記錄鳥兒受傷當時發生的狀況,並將發生事故的原因告知救援單位的獸醫、復健員,協助釐清病情,更能讓動物接受正確與有效的治療與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