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想像中不同的兔子

來到醫院的兩隻台灣野兔只有100g左右,應該剛出生沒幾天,與穴兔屬 (Oryctolagus) 的家養寵物兔不同,兔屬 (Lepus) 的野兔剛出生就是成兔的低配版,眼睛已經睜開,毛也長齊了,出生不久後就可以四處活動。

野兔不挖洞築巢,出生的幼兔就像是被丟包在路邊的小孩。因為體型小,容易成為掠食者的目標 (畢竟誰不愛吸這種毛茸茸的小東西?),幼兔在白天時幾乎不活動,只有夜幕低垂時才會出來施展筋骨。兔媽媽也為了避幼兔被發現,一天只會回到幼兔身旁一兩次,短暫哺乳後就會離開了,如此沒有小孩喧鬧的高品質生活,真的是羨煞眾人,但正是因為如此,幼兔常常成為被善心人士”綁架”的目標。

台灣野兔常常會因為環境的劇烈變化或是過於緊迫的狀況導致拒食或死亡,可謂救傷單位的大魔王,根據國外救傷單位的統計資料,人為介入的幼兔育成率約只有1/3。由於野兔的特殊習性,發現幼兔的人可能一整天都不會看到兔媽媽,常常被誤認為失親的幼兔而誤撿。

相當幸運的,目前院內的兩隻野兔都還算穩定,願意吃,體重也有增加,希望最後能健康的出院。建議大家若是發現幼年野兔,除非有明顯的傷病狀況,不然不要輕易介入,兔媽媽也許只是剛好在外覓食不在而已 (到底甚麼時候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