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野灣

臺灣東部幅員廣闊且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極具有環境保育、教育及研究之價值。然而,東部地區卻長年年缺乏專業完善野生動物救傷單位,當野生動物面臨危害時,往往須長途跋涉至其他縣市,因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野灣自2016年底,由一群熱愛生命、熱愛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發起。2020年8月,野灣於台東池上成立臺灣東部第一座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

.

救援故事

寫下落難人間的野生動物的故事

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成立兩年多,迄今收過不少大冠鷲的病患,不過每次都是雙腳嚴重受傷,或是翅膀缺失的案例,安樂死是獸醫不得不做的醫療方式,至少,不用再過上無法飛翔,或是單腳跳躍、禽掌炎纏身的餘生。 太太是在2022年9月到院的大冠鷲病患,左翅的橈尺骨骨折,在獸醫精湛的醫術下,與病患自身優秀的自癒能力,傷勢復原得相當順利。一次又一次的練飛訓練,...
2月18號,民眾通報一隻倒臥路邊的不明猛禽,經由縣政府轉送到野灣野生動物醫院。原本以為收到的是隻大一點的鳳頭蒼鷹,或是小一點的大冠鷲,打開箱子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隻東方蜂鷹 (𝘗𝘦𝘳𝘯𝘪𝘴 𝘱𝘵𝘪𝘭𝘰𝘳𝘩𝘺𝘯𝘤𝘩𝘶𝘴) 在獸醫師仔細檢查下才發現事有蹊蹺,這隻蜂鷹的右腳第三趾骨折,傷勢嚴重已發黑壞死,需做截趾手術。除此之外,右翅的飛羽幾乎全部缺失,...
今天帶著大家一起來回顧與更新一下穿山甲-緯寶妹(媽)的消息。 去年四月入院的穿山甲緯寶妹 ,因為獸鋏陷阱導致左後腿開放性骨折,截肢後經過兩個多月的休養,在六月順利野放,也再度與 孫敬閔博士 合作穿山甲野放追蹤。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緯寶妹在第一次回院體檢的時候除了體重上升許多,也驚喜發現她成為了準媽媽。 緯寶妹野放後的活動範圍穩定,棲地也相對安全...
體育館浩劫的218隻小雨燕,到院前死亡了7隻,由於曝曬與久未進食、脫水等狀況,在穩定燕群的前三天就死亡了67隻 (包含安樂死的燕群)。在全台救傷單位的通力合作下,分別將狀況較好的小雨燕轉送至台北鳥會救傷組、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台南水雉生態園區、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總計84隻。院內留下60隻,後續縣政府的人力、物力與民眾捐贈的支援下,...

.

任務成果

124/場
教育宣導活動
1007 / 隻  
救援動物
400 / 人
參訪人次

 

Never the End — 野灣持續理想前行

野灣野生動物醫院的序曲,是野灣的第一步,更是每位支持野灣的人們一起建立起來的里程碑。定捐支持我們,有你的幫助,讓我們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