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野灣

臺灣東部幅員廣闊且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極具有環境保育、教育及研究之價值。然而,東部地區卻長年年缺乏專業完善野生動物救傷單位,當野生動物面臨危害時,往往須長途跋涉至其他縣市,因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野灣自2016年底,由一群熱愛生命、熱愛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發起。2020年8月,野灣於台東池上成立臺灣東部第一座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

.

救援故事

寫下落難人間的野生動物的故事

入院天數530天!其實以一隻需要人為照養帶大的哺乳動物而言,真的有點太久了。但也因為如此,羊羊成為了我們的院內導師,帶著我們走過許多挑戰與驚奇。 臺灣野山羊出生一個月後,就會開始慢慢嘗試固體食物。保育員採了常見的構樹、山黃麻,讓羊羊可以隨時取用,但效果卻不如預期。每當清理籠舍時,就會看到羊羊將前一日採集的植物做成乾燥標本,完好無缺的還給保育員,...
住院動物節節攀升,相信大家也都看到我們崩潰的梗圖連發,但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院內來了兩隻失親的麝香貓幼獸,麝香貓幼獸以極其難搞著稱。外表看似可愛,意志力卻過於常人,不喝奶就是不喝奶。保育員只好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餵食,其中一隻還會因為跟同伴分開而不斷尖叫,搭配著身後麻雀叫、白鼻心叫還有窗外的山羊叫,同時身穿餵奶裝,戴著口罩手套,...
保育工作需仰賴不同單位的協力合作  今日上午,院內夥伴在開工前還在吃著早餐,享受著上班前的些許清閒,卻被一通黑熊救援電話拉回現實。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以下稱花管處) 通知,卓溪鄉有黑熊誤觸套索陷阱,受困農園。野灣獲報後,立即前往集合點,與 花管處、花蓮縣政府農業處、 花蓮防疫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會合,執行救援任務。現場地勢崎嶇,...
去年5月,在魚鷹野放前,野灣與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NPUST Bird Ecology Lab 合作,替牠裝上了腳環與衛星發報器,希望可以一窺野放後的神祕蹤跡,只可惜衛星發報器在野放後不久失去訊號。兩個月後,民眾目擊了野放的魚鷹在花蓮溪畔覓食,只是背在身上的發報器不明原因無法運作,看起來似乎還有點歪歪斜斜的。為了確認發報器不影響飛行,...

.

任務成果

222/場
教育宣導活動
1,202 / 隻  
救援動物
16,724 / 人
影響人次

 

Never the End — 野灣持續理想前行

野灣野生動物醫院的序曲,是野灣的第一步,更是每位支持野灣的人們一起建立起來的里程碑。定捐支持我們,有你的幫助,讓我們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