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大量傷鳥事件進度更新
▌全民參與的救傷任務
山陀兒颱風重創台灣南部,適逢鳥類繁殖季末期及候鳥遷徙高峰,導致高屏地區出現大量傷鳥。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 積極提供民眾正確的拾獲傷鳥通報及安置方式。志工們自發組織「救傷娃娃車」,一路將高屏地區的傷鳥送至 #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屏東站。本會向鳥類緊急救助平台與所有參與救援的民眾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天35隻傷鳥匯報
自10/4-10/6三天,野灣屏東站共收到35隻傷鳥,傷病原因以不同程度的外傷、骨折與失溫虛弱為主。包含:
🔸一般類
黑腹燕鷗、普通燕鷗、小白鷺、中白鷺、黃頭鷺 (一隻後送急救站)、大白鷺、黑冠麻鷺、珠頸斑鳩、紅鳩、夜鷹、穴鳥 (後送急救站)、白喉針尾雨燕 (隔日死亡)。
🔸保育類
遊隼 (入院前死亡)、鳳頭蒼鷹 (當日死亡)、褐鷹鴞 (後送屏科)
部分個體在治療過程中不幸死亡;對於嚴重骨折預後不佳及過度虛弱接近瀕死的傷鳥,為保障其動物福利,已執行安樂死。另有一隻夜鷹與黃頭鷺於次日順利野放。至今野放、後送及仍在院治療的總數為 13 隻,存活率為 37.1%。
▌順利運作的救傷網絡
雖然野灣屏東站還在試營運,但已具備及格的救傷功能。在本次的事件中,野生動物急救站與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組成救傷網絡,野灣作為南部前線救援單位,負責接收高屏地區的傷鳥,進行檢傷及初步處置,隨後將保育類及重症個案分別送至屏科大收容中心及急救站,確保每隻傷鳥都能得到最合適的醫療照護。這樣的跨單位救援網絡有效分散了救援負荷,避免單一單位負擔過重。
▌災後救災專業分工
救災工作應由專業團隊負責。我們理解災害過後救難、通報及行政工作量繁重,因此讓救災、警政、消防系統專注於執行救災任務,野生動物的救援則由我們救傷網絡承擔。民眾的主動參與不僅讓傷鳥在風災後獲得復原機會,也分擔了縣市政府在災後的救援壓力,進一步讓受災民眾及野生動物都能得到更好的支持。
▌野生動物救傷專業
野放是野生動物救傷的終極目標。從檢傷分類、醫療處置到野放或安樂死的選擇,每一步都具高度專業,且與人為飼養的動物有根本不同。因為目的不同,醫療選擇與照養方式也與寵物大相逕庭。野生動物救傷的核心是盡可能保全牠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而非僅僅延續生命;在追求每隻動物存活的同時,更重視減少牠們不必要的痛苦。在最後的兩張圖表中,讓每一隻在治療過程中死亡的案例,都能在瀕死時執行安樂死,落實動物福利,是每位救傷工作者一生都在學習與實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