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協尋的白腹鰹鳥順利野放!
▌受困綠島
11月初,一隻停在船上的白腹鰹鳥來到綠島躲避康芮颱風的來襲,一待就是一個禮拜,期間不斷有 FB 和 Threads 的貼文出現牠如無臉男的身影。由於持續一週未飛出海,保育員判斷該處環境不適合鰹鳥好好休息、補充能量,需要全民協助捕捉入院!因此發文請大家一起協尋!
幾經波折,白腹鰹鳥終於從綠島送抵野灣,初步檢診後果然證實了野灣的判斷,消瘦的體態 (BCS 1/5),身上有大量羽蝨,尾羽也因為頻繁在地面移動而磨損。雖然身上沒有其他的外傷,但海鳥因為遷徙或海上生活的習性,常發生體力不支或過度飢餓導致嚴重消瘦的問題,此時若突然開始提供大量營養,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嚴重負擔而導致死亡。受傷獸醫師們不敢掉以輕心,仔細做了抽血檢查後,確認無大礙後才開始進行白腹鰹鳥的增肥計畫。
▌增重計畫
野灣預計幫白腹鰹鳥增重 30%,每天都拿各種不同的海魚、頭足類供其享用。體重逐漸來到目標區間,是時候進行大魔王關,海鳥的防水測試了!可以野放的海鳥需要具備完全的防水能力,不然可能會導致在海中失溫、溺斃。白腹鰹鳥的防水測試結果不佳,經過了兩次大陣仗的洗羽後仍然不見改善,只剩下拉長每天的游泳時間,想辦法在照養環境中維持並改善羽毛的防水功能。
▌恢復防水
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游泳時間逐步拉長,不想游泳一直想上岸的鰹鳥,和堅守崗位不讓鰹鳥上岸的保育員每天對峙,一個轉身、一個假動作,保育員被虛晃一招,鰹鳥成功上岸。保育員只好再把鰹鳥推回水裡,來來回回,枯燥乏味又擔心動物緊迫,卻也逐漸看到水珠滑順的從身體上滑落,不再滲入羽毛細羽枝的間隙間。是防水功能改善了!可以回家了!
▌重返汪洋
歷時一個月,白腹鰹鳥才從受困陸域的窘迫中重返屬於牠的汪洋。7 點的長濱海灘還有一抹橘紅。步出運輸籠的鰹鳥左右搖擺著短短的後肢,似乎還在重新熟悉海邊的味道。細白的浪花打上沙灘,鰹鳥踏著浪似乎有點猶疑,又往岸上跑了一小段;又振振翅,試圖用飛羽抓住那清晨的徐徐微風。大家等著發楞,半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要飛,正當大家還在討論如果真的不飛的對策時,鰹鳥突然振起雙翅,三步併兩步地往前乘風起飛,往海另一邊,那很刺眼的日出的方向飛去,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