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野生動物一個家─生態熱區禁餵並不過份

2025/05/16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承諾將啟動國有林地全面禁止餵養遊蕩犬貓的修法討論,但僅隔兩天,立法委員張雅琳針對生態熱區禁止餵食問題提出質詢時,農業部部長陳駿季回應:「因部分倡議團體反對,所以禁止餵食暫緩入法」,並補充說「這部分還需要雙邊來溝通」,野灣對此表示震驚與不認同。
▌慘劇歷歷在目
診療台上白鼻心的慘況記憶猶新。乾癟的眼球已經掉了出來,另一側的眼睛也嚴重發炎,鼻甲骨碎裂,耳殼血肉模糊,還看的到蛆在耳朵裡面扭動。這是一隻被犬隻攻擊的白鼻心,獸醫師驚訝於這樣的傷勢竟然還能活著, 但也對於犬攻擊的狀況感到百般無奈。不只白鼻心,山羌、穿山甲、鼬獾、斑龜、食蛇龜,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都會受到狗的攻擊;而貓攻擊數量也不遑多讓,最大的苦主為鳥類和爬蟲類。
沒有主人而流浪的;戶外到處放養的;在野外討生活的,牠們在野外成為了高階掠食者,遊蕩動物 (遊蕩犬貓) 正是人們給牠們的稱呼,是在外自由「遊蕩」犬貓的通稱。
▌問題依舊懸而未決
12夜條款廢除9年了,全台收容所爆滿, 但單就遊蕩犬仍高達16萬隻。面對這麼多沒人管理的遊蕩動物,過度依賴TNR(捕捉-結紮-回放) 作為「唯一」解方,讓遊蕩犬的數量居高不下。而除了TNR本身難以全面落實之外,無管制的餵食行為也是造成TNR效果不彰的原因之一。
▌任意餵食讓問題加劇
餵食讓本就困難的遊蕩動物管理方針更難以有所成效。TNR的效率隨著容易捕捉的個體結紮後逐漸變差,鄰近犬貓又因為大量的食物而聚集,來不及捕捉結紮的個體繼續繁殖新的幼崽,出現更多需要結紮的犬貓。就這樣一來一往,無止盡的循環,投入的資源與稅金在過程中打了水漂。
有關更多餵食的帶來的問題,可以請大家去看顏士清老師的文章,有上下兩篇,做了相當完整的整理。
關心動物福祉,就用科學態度來看流浪動物的TNR與餵食
➤上篇:https://reurl.cc/8DVWeb
➤下篇:https://reurl.cc/OYWLMg
這就是我們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嗎?
▌還給野生動物一個家
遊蕩動物政策不該討價還價。遊蕩動物影響廣泛,從安全到衛生,從財產到民生,如此重要的議題,影響上千上萬的民眾與生命,必須建立在科學與實證之上。如果做不到全台禁止餵食,最起碼,讓在生態熱區棲息的野生動物有一個安生立命的環境。生態熱區禁止餵食遊蕩動物,並不過分。
如果你在意動物過得好不好,你就應該支持禁止餵食遊蕩動物。
如果你是努力在做TNR的朋友,你更應該支持禁止餵食遊蕩動物。
野灣理解在農業部在執行手段上受到民意限制,但我們也期待農業部能肩負起看顧全台人民與動物生命的使命,放大格局,深謀遠慮,為犬貓與野生動物的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這需要大家分享貼文,讓更多人一起為犬貓和野生動物謀求福利,讓農業部知道社會不是只有一種聲音。
▌野灣也在此總結、呼籲:
🔸 請農業部正視日益嚴重的遊蕩動物問題,統合轄下單位與機關,共同擬定事宜的遊蕩動物管理方針。
🔸 生態熱區禁止餵食應盡速落實並法制化,給野生動物喘息的空間。
🔸 加強TNSA (捕捉/絕育/收容/認養),重新檢討零安樂政策,不要讓收容所成為遊蕩動物終生收容老死的地方。讓收容所運轉活化,同時增加認養率,讓遊蕩動物能找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