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動物的沙蚤症 Dermatophilosis in Reptiles

爬行動物(Reptile)與鳥類、哺乳類同屬脊椎動物,不同的是,他們擁有由角質或骨質特化成的皮膚(如鱗片、龜甲)結構,讓他們能適應各種不同的自然棲地。「變溫」亦是兩爬動物的特色之一,身體各處的代謝、免疫、生殖等功能往往皆與環境溫度變化緊密牽連。也因此,爬行動物常常扮演著環境議題中的重要吹哨者。

如同家中的犬貓等哺乳動物一樣,爬行動物也可能患有各式各樣的皮膚疾病,常見的病因包含由黴菌、細菌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的皮膚病變;有時病原可能為動物的常在菌叢,卻在在動物遭遇環境異常變化、個體緊迫等因素之下,引起疾病。今天要為大家簡單介紹一個,在台灣尚未有完整調查報告,卻可能潛藏於外來野生動物(Exotic animals)族群中的疾病 ─ 沙蚤症(Dermatophilosis)。

什麼是沙蚤症?

沙蚤症,就中文來看,可能讓人聯想到,「是一種跳蚤感染的疾病嗎?」若大家以「沙蚤」二字至網路搜尋,甚至會先查到發生於東非的人類皮膚寄生蟲感染疾病「沙蚤病」…不!誤會大啦!

沙蚤症,英文為Dermatophilosis,俗稱雨霉病、雨癬,是一種由革蘭氏陽性、兼厭氧的一種放線菌(Actinomycete)註1感染所造成的皮膚疾病。在一般傳染病中,「沙蚤症」主要在英國和澳洲綿羊與牧牛等產業中被重視,因動物皮膚感染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 病原後引起皮膚病變,導致動物因皮膚嚴重受損後引起繼發性感染註2、殘疾,降低動物福祉,並引起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此菌亦可於人畜之間傳播,為相關產業的重要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

發生於爬行動物的沙蚤症病原 ─ Dermatophilus chelonae,與綿羊的病原為同屬不同種,屬伺機性的親角質性細菌註3,但皆可於過度潮濕的環境,經由直接接觸或外寄生蟲感染等「機械性傳播」的方式造成動物感染。爬行動物的D. chelonae較哺乳動物的D. congolensis晚被發現;1960年起,這種與綿羊沙蚤症類似的病原,首先於蜥蜴、陸龜等被注意到,但過去在該病原被確定為新種之前,仍多以哺乳動物的D. congolensis-liked做討論。直到1995年,科學家Peter K.C. Austwick,成功於澳洲的三隻挺胸龜(Chersina angulata)皮膚病灶中,分離出今天的主角 ─ Dermatophilus chelonae,並發現其特殊的生物特性,包括:(1) 可在27°C環境下快速生長,(2) 可運動性,(3) 可產生特殊的異味,以及 (4) 對哺乳動物為低感染與致病性註4等,配合基因序列分析後,確定為新種 ─ D. chelonae 。目前於亞洲關於爬行動物沙蚤症的病例報告不常見,但仍有幾篇報告提及此菌對蜥蜴類、鱷等動物的重要影響。

在討論沙蚤症感染動物造成的影響之前,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皮膚系統對於爬行動物的重要性。爬行動物之皮膚結構除具有初級防禦功能外(阻隔外界環境的物理性傷害),亦包含重要感覺受器、色素細胞及腺體等結構,包含溫度、光線的感受器,皆是調控爬行動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關鍵。此外,當動物在數種因素引起的免疫力低下、緊迫等,或被置於不當飼養環境中(如:過度潮濕的環境),讓病原伺機感染、入侵皮膚,若未及時發現、處理,最終可影響個體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一連串後遺症後死亡 。此機制常為爬行動物皮膚感染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如今天的主角─沙蚤症,或是黴菌感染等。

世界的爬行動物沙蚤症

目前,世界上已有幾種爬行動物曾被報告有此菌單獨感染或混和感染,包括龜鱉目的挺胸龜(Chersina angulata)、鱷目的美國短吻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有鱗目的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與中國鱷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等 。在2016年的鬆獅蜥亦被報告沙蚤與Ranavirus混和感染病例 。除此之外,本病原於鱷目動物感染,將會造成鱗片出現中央潰瘍凹陷病灶,除了會傷害其感覺受器之外,更曾在過去被報告造成鱷魚皮農場的重大損失。

爬行動物沙蚤症在台灣?

台灣至今,僅於2017年底於一隻野外的斯文豪氏攀蜥個體,被報告患有嚴重感染D. chelonae後死亡的案例。2018年8月,一批自金門查緝的非法走私案件中,亦被發現其中的鑽紋龜(Malaclemys terrapin)等族群,感染沙蚤症及其他伺機性病原(如:阿米巴原蟲等)。過度密集飼養、走私過程的不良飼養環境等造成的緊迫(stress),會是這群小動物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些病原是從動物從境外時就被感染,來到台灣經歷奔波路程後才發病,還是進入台灣境內才感染,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

爬行動物沙蚤症與動物防疫之關係

爬行動物的疾病經常因動物強大的適應與生存能力,而不易觀察註5,往往在動物出現臨床症狀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因此,觀察動物的皮膚是否出現異常病灶(如白點、破損、脫皮等),將可作為了解這群靜悄悄地美麗動物們是否健康的觀察重點之一。

雖然沙蚤症目前多為零星個案報告,但回顧台灣近期兩篇境外移入族群感染報告與本土野外攀蜥個體的嚴重感染報告,或許正暗示著此疾病的冰山一角。台灣每年皆有為數不等的違法活體動物走私案件,近年來更以多種保育類爬行動物被走私的數量居冠(如食蛇龜、柴棺龜、金龜等)。即使活下來的動物可被收容安置,但在歷經惡劣的走私過程與環境後大量個體因緊迫、營養不良與傳染性疾病而造成死亡,常為受害動物們的結局。若我們能在收容、救傷單位的檢疫期間,即做到杜絕病原經由沒入動物,帶入台灣境內,並搭配所建立的重要生物指標(biomarkers),如理學檢查即針對個體皮膚健康狀況做觀察,篩選分群有出現白色結節、脫皮、潰瘍等病灶的個體,即可提早進行疾病檢測、分群隔離或淘汰(depopulation),同時給予適當醫療處置。這些都是提高收容、檢疫動物的動物福利,以及防止外來疾病傳入台灣境內的重要關鍵之一。

沙蚤症,其實只是數種兩爬疾病中的其中一種,期望能藉由這個特殊的兩爬皮膚疾病,提醒灣友們一起關注走私動物、非犬貓寵物與原生野生物種疾病傳播之間的關係,讓這個地球村的世代,一起讓野生動物的健康能接受把關。


 


註1: 放線菌門(Actinomycete),擁有類似黴菌的生活史(life-cycle)及型態,包括具有絲狀結構世代(filaments)及可游動的孢子世代(zoospores)等,為人畜共通傳染疾病。

註2: Secondary infection, 指生物體先因前置因子造成疾病,如病毒感染引起免疫低下、創傷後傷口引起的細菌性、黴菌性或寄生蟲性感染等。

註3: 親角質性細菌:一般動物的皮膚組織結構包含上皮、真皮與皮下組織,而角質層為上皮組織的最外層,會不斷脫落後,由上皮組織較基部的細胞向上、向外更新,為皮膚天然屏障的重要防禦機制之一。而親角質細菌則特別喜歡於角質層內生長,因而刺激上皮不斷增生角質層,導致動物出現角質層增厚等病灶。「角質」亦為人指甲、犬貓腳爪以及爬行動物鱗片的主要成分。

註4: 對哺乳動物為低感染與致病性,表示此種病原感染哺乳動物後,可能因生物特性而較不易造成嚴重傷害而出現臨床症狀;反之,感染屬於變溫動物的爬行動物,則較容易引起疾病發生。

註5: 野生動物在野外為提高生存機會,往往不容易將自己身體出現的弱點表現出來,或是疾病發生初期,仍可繼續維持正常攝食、排泄等行為,使疾病觀察更為困難。


更多資訊,歡迎閱讀

  1.  小三通夾帶烏龜松鼠入境 金門查緝隊逮獲。2018/08/04。CAN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1808030190.aspx
  2.  鑽紋龜沙蚤症合併水黴菌及阿米巴感染。108年度組織病理研討會專輯圖譜。https://reurl.cc/mndAXl
  3.  Li W-T, Tsai M-S, et al. Pathology in practice: dermatophilosis in a free-ranging wild Taiwanese japalure. J Am Vet Med Assoc. in press, 2020.
  4.  Bemis DA, et al. Dermatophilosis in captive tortoises. J Vet Diagn Invest. 11: 553-557, 1999.
  5.  Buenviaje G, et al. Isolation of Dermatophilus sp from skin lesions in farmed saltwater crocodiles (Crocodylus porosus). Aust Vet J. 75: 365-367, 1997.
  6.  Jacobson ER,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athology of reptiles: color atlas and text. CRC Press, 469-470, 2007.
  7.  Jiang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ustwickia chelonae as cause of cutaneous granuloma in endangered crocodile lizards using metataxonomics. Peer J 7: e6574, 2019.
  8.  Rutland CS, et al. Reptilian skin and its special histological structures. In: ed. Veterinary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Tech Open, 1, 14, 2019.
  9.  Tamukai K, et al. Ranavirus in an outbreak of dermatophilosis in captive inland bearded dragons (Pogona vitticeps). Vet Dermatol. 27: 99-e28, 2016.
  10.  Terio KA, et al. Pathology of Wildlife and Zoo Animals-2. Academic Press, 861-862, 2018.
  11.  Wellehan JF, et al. Dermatophilus chelonae in a king cobra (Ophiophagus hannah). J Zoo Wildl Med. 35: 553-557, 2004.
  12.  Jubb, K. V. F., et al. Path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Academic press. Vol.1: 633, 2016.

作者介紹

陳彥涵 病理獸醫師
台大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甲組 碩士

相關專欄文章

野生動物疾病與病理
李文達病理獸醫師/CANV大多感染於爬行動物的皮膚表層,輕者造成皮膚顏色改變、結痂,較嚴重的皮膚會出現潰瘍、壞死,甚至侵犯體內臟器,如肺臟、腎臟、肝臟……
野生動物疾病與病理
蔡明珊牛津大學動物學系博士候選人/性病令人聞之色變,但為什麼動物交配頻繁,卻鮮少發現其受性病所苦?事實上,性病在動物界十分普遍…